在上个月的12号,头条发布了一款APP的社交产品:飞聊。该软件一上架,只用了短短七天,马上就登上App Store社交榜,其下载量涨的飞快,然而就在同月的21日后,下载量却开始直线下降,是在让人始料未及:

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在6月1日,已跌出App Store榜单千名以外,飞聊的日下载量已经只有5千左右。自从飞聊上线以后,各方对这款产品都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和看法。

一、关于飞聊的背景到底有多厉害

这是字节跳动首款具备即时通讯功能的社交产品,致力于帮助用户发现同好。在官方的介绍中,飞聊是一款开放的社交产品:既是即时通讯软件,也是发现同好的社区。      

△ 飞聊界面

新上架的飞聊具备了那些重要功能:

成立了兴趣小组:可以结识更多的小伙伴,在小组中发现有趣的内容大家一起分享。

开创了生活动态:可以和好友分享你生活的精彩瞬间,还可以通过照片、视频、文字等传达情感。

开创了聊天互动:语音转文字让你告别打字,海量 GIF 表情让聊天更有趣。

开创了特效相机:具备丰富的贴纸和配乐,让表达更生动,增加了美颜滤镜相机。

开创了心情贴纸:让贴纸传递你的每日心情,可以选择不同的心情贴纸。

这像是一个集豆瓣/即刻、微信、轻颜于一体的全家桶产品。简单来说,这个产品既有像豆瓣、即刻一样的兴趣小组,也有像微信一样的即时通讯功能,还有像轻颜一样的美颜相机功能。

二、飞聊准备阶段做出了哪些运营动作?

1、培育种子用户:邀请头条号KOL

作为今日头条旗下的产品,首先需要做好的是种子用户的引入。而飞聊选择了头条认证的KOL作为目标。

在微信公众号,头条号的创作者虽然更容易获得算法推荐带来的曝光,但用户看完就走了,KOL除了在评论区互动,一直没有比较好的粉丝管理方式。在引入种子用户的方式上,发起了“抢先下飞聊”的话题。对于KOL来说,飞聊能够解决的是粉丝互动管理的痛点。

主打兴趣社交,KOL们通过飞聊创建自己的兴趣小组,让粉丝们在飞聊上关注自己,进行互动,可以形成在飞聊上构建自己的“私域流量池”。KOL们入驻飞聊有足够的动力,KOL们邀请自己的粉丝下载飞聊,也为飞聊带来了第一波普通用户,并且KOL们还能够给飞聊带来第一批非官方的兴趣小组,一举多得。

2、进行多平台的传播,邀请好友,充分发挥了首批用户的作用,

有了种子用户之后,就到找精准用户的阶段,通过各种手段撬精准用户。

△ 用户可在飞聊上生成自己的二维码

5月20日凌晨,飞聊产品遭遇微信的全面封杀,凡是社交产品,必然想要挖微信的墙角,那么微信呢,也必然会封杀。

3、多平台发起话题讨论,充分利用舆论造势

飞聊通过各种话题形成舆论,快速引起“互联网民工”们的关注。

第一,各平台发文讨论飞聊的前途命运

利用飞聊能否取代微信等等话题造势。

第二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即刻、头条、等渠道讨论飞聊玩法。

文章《再看飞聊:融入一座新城市》中提出了新的角度看待飞聊,“帮助KOL迁移粉丝、维护粉丝、与粉丝互动”。这是面向KOL的玩法说明,让KOL们看到飞聊能够带来的价值。

不仅如此,飞聊还通过头条、微信等渠道对飞聊玩法进行说明,讨论产品及使用感受,告诉大家用飞聊怎么赚钱,而不是用飞聊怎么爽。

第三,被微信屏蔽后,借势进行第二波传播

飞聊借着微信屏蔽这个事,发起了一大波话题讨论,例如财经网在微博上发起投票:

三、飞聊迅速霸榜后又光速落榜?

1、背景强大,头条提供了第一批用户的来源入口,让飞聊能够轻易获取KOL资源,通过KOL又带来了一批普通用户;

2、高密度产品宣传文章让产品的关注度迅速升高,获得互联网从业者的关注,一部分人产生了“试玩”的心态;

3、给KOL提供了入驻飞聊的动力,围绕“私域流量”和“粉丝变现”这两个概念突出飞聊的价值,

那么,飞聊的用户增长速度为什么不能持续呢?总结下来,也有3个方面的原因:

1、没有找到真实的用户。

引流策略:一、吸引KOL入驻,二、互联网行业媒体推广产品。KOL希望通过飞聊变现,互联网从业者想要看看这个产品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亮点,却都不是因为产品功能而来。

2、功能无法让人留恋,客户粘度不高。

飞聊为用户提供了微信+豆瓣/即刻+美颜相机的功能集合,但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功能。论即时沟通,飞聊上没有可以聊天的人,论兴趣小组,飞聊上没有有趣的内容,论美颜相机,这本身就是一个红海,创新机会已然不多。

3、没有真正的潜在用户和产品定位不明确

狐友主打的是95后的社交,最近搜狐的“狐友”上线引起了一波关注。虽然也是前途未卜,但从运营动作上看,“狐友”有着明确的用户群体——95后;其次产品找到了用户切入点——校园。相比飞聊被定位成粉丝变现的工具,“狐友”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理解并使用。

从产品冷启动上来看,飞聊做对了3件事:

1.找到核心种子用户

2.找准用户需求

3.找到精准获客渠道。

企业间的竞争总是那么多明枪暗箭,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,在这场战役中,废料是否还会有机会卷土重来,它的未来又在哪里呢?